每天3000步,认知下降迟3年
走路这项最简单的运动,或可成为延缓认知下降的有效手段。英国权威期刊《自然-医学》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日坚持行走3000~5000步可显著延缓认知衰退,使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的认知衰退推迟3年;每天坚持走5000~7500 步,则能将认知衰退延缓7年左右
走路这项最简单的运动,或可成为延缓认知下降的有效手段。英国权威期刊《自然-医学》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日坚持行走3000~5000步可显著延缓认知衰退,使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的认知衰退推迟3年;每天坚持走5000~7500 步,则能将认知衰退延缓7年左右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在11月8日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的研究中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尽管由不同蛋白质引发,却通过相同的细胞机制破坏神经元功能。这项突破性发现揭示了tau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如何导致微管异常增殖,进而捕获关键运输蛋白动力蛋白,最终
糖尿病可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5~2.0倍。新发糖尿病4年内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加快约68%[1],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问题。2025版《糖尿病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在21版的基础上,根据
老年痴呆,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功能损害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它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80%。随着全球老龄
“给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爸挑护脑品,翻了五款详情页,要么只敢说‘缓解脑疲劳’,问能不能针对‘记不住家人’的问题就含糊其辞;要么宣称‘7 天唤醒记忆’,却拿不出一句真实用户反馈、一份临床数据 —— 真怕花了钱没效果,还耽误老人干预时机。”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作为全球老龄化浪潮中最棘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蚀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它不仅让患者逐渐丧失记忆、认知与生活自理能力,更给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照护负担和情感煎熬。长期以来,临床医学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始终停留在 “缓解症状”
你是否经常熬夜刷手机、加班到凌晨?以为只是“少睡一晚”?最新发表于《Nature Aging》的研究告诉你:长期熬夜,真的会让大脑“变傻”——而且这种损伤,可能早在你察觉记忆衰退前十几年就已经悄然发生。
nad 细胞 tau蛋白 natureaging aging 2025-10-27 16:57 4
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像被潮水吞噬的沙滩,全球5000万患者和家庭都在等待一款能“筑堤拦潮”的药物。近几十年,98%的研发失败率让这一领域成了医学攻坚的“硬骨头”——直到2025年《Cell》期刊刊登的一项研究,让AI带着两种抗癌药撕开了突破口:来曲唑与伊立
全球范围内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5500万,记忆衰退、行为异常、生活能力丧失等症状不仅侵蚀患者生命质量,更给家庭照护带来沉重负担。当前医学研究明确,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tau蛋白过度聚集及神经递质失衡是致病核心机制。2025年,老年痴呆治疗已
当记忆流失、熟悉的人与事变陌生、生活能手失去自理能力,这并非正常衰老,而是需重视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 AD)。它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类型(占比约 60%-80%),正悄然影响数千万家庭。今天,我们用科学视角揭开其神秘面纱。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全球受累患者超过五千万。其典型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神经炎性斑块以及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导致的神经纤维缠结。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
结果很直接:港科大10月2日发的那份研究显示,TREM2H157Y这种基因变异会明显提高中国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影响力接近老牌强因子APOE-ε4,带这种变异的患者病情推进更快、神经退行性损伤更严重。研究团队还说,这是针对中国人群里多见的这个变异做的首例家
当人类平均寿命突破 80 岁,“长寿” 不再仅是祝福,更伴随着衰老相关疾病的挑战 —— 痴呆症,这一曾被视为 “衰老必然产物” 的疾病,正从 “隐秘的痛苦” 走向 “可应对的健康议题”。美国最新数据显示,当前 65 岁及以上痴呆症患者已达 720 万,预计 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功能紊乱以及脑-肠轴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这在人类患者和动物模型中均有体现。迷走神经是脑-肠轴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大脑与肠道之间起着双向通信的作用。好几年前就有研究发现,
暴露于高浓度空气污染可能通过加速脑内毒性蛋白质堆积和认知衰退,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病情。首次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尸检组织研究发现:与暴露较少者相比,那些在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较高地区居住过一年的人群,其脑内淀粉样斑块和tau蛋白缠结(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标志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正悄然吞噬着全球千万患者的记忆与尊严。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从大脑出现病理改变到临床症状明显,往往潜伏十余年。然而,在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阶段进行干预的"黄金窗口期",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随着首个完全获批的疾病修饰药物
“大夫,大夫,我们家老太太越来越记不住事了,现在还不睡觉,情绪激动,怎么办呀?”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大夫,越来越多的听到这样声音和诉求。不禁思考,为什么痴呆病人越来越多了,怎样延缓痴呆的发生呢?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蔡立慧实验室等在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ABCA7 variants impact phosphatidylcholine and mitochondria in neurons的研究文章,系统解析了ABCA7功能缺失如何通过改变神经元膜脂
在这项历经十年的研究中,团队发现大脑中天然存在的微量元素——锂,其水平的缺失可能是引发这种疾病的最早变化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一种新型的锂化合物不仅能够避免被大脑中的病理斑块捕获,还能在小鼠实验中逆转疾病症状并恢复记忆,且未表现出传统锂盐疗法的毒性问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今年的主题“早防早治,守护认知”,精准地概括了当今全球应对该疾病的战略核心——防治理念前移,全病程关爱管理。